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60536006
訂閱人數: 58189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358期 編輯群

發行人/吳清山局長
總編輯/韓長澤主任吳金盛主任
主編/謝勝隆 校長
編輯/謝勝隆主編、周明蒨主任、張幸愉校長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358期
 點閱次數: 1007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08/8/13
pic   B肝病毒研究獲突破 預防肝癌新契機 pic
pic pic
pic pic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十三日電)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針對B肝病毒的DNA研究,日前獲得重大突破,為預防肝癌帶來新契機。陳建仁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表研究結果指出,B肝病毒的基因特質不同,誘發肝癌風險也不相同。有一種B肝病毒突變株,會增加帶原者得到肝癌的危險性,另外一種卻會降低得到肝癌的危險性。

 這份研究論文被選為2008年八月二十日即將出版的世界頂尖「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Journalofthe NationalCancerInstitute,JNCI)」當期主編推薦的論文。

 中研院指出,陳建仁院士研究團隊曾於2002年發表一篇長達十二年的追蹤研究,論文指出,代表B肝病毒在人體內大量複製的「B肝病毒e抗原陽性」指標,可以預測肝癌發生的風險,「e抗原呈陽性」者得到肝癌的機會,是呈陰性者的六倍。但是「e抗原呈陰性」的帶原者得到肝癌的風險仍然相當高。

 為了解釋這個疑點,研究團隊決定將研究方向推進到B肝病毒的DNA。結果發現B肝病毒DNA濃度越高,未來得到肝癌的危險也越大。

 陳建仁解釋,此次更進一步研究,檢測B肝病毒可分為「基因型」及「突變型」;「基因型」如果帶原者所感染的是C基因型B肝病毒,比起感染B基因型B肝病毒,有兩倍得到肝癌的風險。若是「突變型」,帶原者體內的B肝病毒在DNA不同區域發生突變,得到肝癌的可能性就會呈現逆向反應,一是會增加兩倍風險,另一是大幅降低得到肝癌的可能性到三分之一。

 陳建仁指出,研究團隊中部分研究人員從1991年起即參與這個研究計畫。此計畫在台灣七個鄉鎮以隨機方式徵得二萬三千八百二十位自願者,從中篩選出四千一百五十五位無肝癌個人病史的B肝病毒帶原者,持續十多年的定期追蹤才獲得結果。這次發表的研究成果為追蹤二千七百六十二名B肝病毒DNA陽性帶原者所累積的分析背景,最後確診一百五十三人發生肝癌。

 陳建仁強調,只有這樣長期的研究才能證實時序正確的因果關係;同時「衷心感謝自願參與研究的帶原者,他們為全球近四億位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帶來希望」。970813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