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397期
|
 |
|
 |
 |
 |
|
【2009/5/10 】 |
|
 |
技職教育改造 先實務後證照 |
 |
 |
|
 |
 |
|  |
|
【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技專校院中,專任師資高達66%不具業界經驗,對於強調「務實致用」的技職體系格外諷刺,是技職教育的最大問題。教育部研擬《技職面向再造草案》,一口氣推出10個方案,預計明年啟動,從強化實務做起,全面要求學生實習,10年內推動「證照法制化」,具備證照才能執業,讓技職與就業徹底結合。
今年2月,教育部找來剛從雲林科技大學退休的校長林聰明擔任次長,各界揣測教育部長鄭瑞城是否要動手整頓技職體系。全教會高中職副主委張文昌表示,台灣雖號稱有兩條「升學國道」,但長期以來,技職的資源都遠不如高教。上週在台灣科技大學舉辦的座談會中,鄭瑞城表示,技職很重要,但都沒有用應有的資源來維護這條國道,今年特別留下一筆錢投入技職教育。
推動技職全面實習
「學生畢業前,至少要到業界實習一個暑假,甚至一個學期。」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表示,讓學生進入職場前能對產業有基本認識,希望明年暑假就能實施,率先響應的技專校院將有補助,2年後將學校執行成效納入評鑑內容。
林聰明坦言,技專校院在校生高達67萬人,全面強制實習,企業一次要容納1/4約16萬名學生確實有難度,但一定要做,才能與一般大學區隔。他規劃,不只學校可獲得補助,還希望透過跨部會協商,讓接受學生實習的企業能獲得減稅優惠,雙管齊下。
林聰明強調,學電機卻不會修電器,這種情形不該發生,實務與實作是技職必須強調的一塊,只要透過紮實實習,學生絕對不一樣。
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技專校院專任師資66%完全沒有業界經驗,來自技職體系的林聰明感慨,放眼望去,全校都是不具經驗的學術師資,思維仍停留在高教體系,即使校長想有所做為,也很難在校務會議上獲得認同,逐漸讓技職變成一般大學。
加上評鑑機制,生師比要求專任師資博士比例,博士學歷兼具業界經驗的教師少之又少,各技專校院為通過評鑑,只好找來不具實務卻擁有博士學歷的師資。林聰明表示,教學與研究仍沿用高教那一套,對技職生根本不合用,這次的改造也將規劃聘任業界師資。
根據《技專校院協同教學實施計畫》草案,教育部補助業界講師鐘點費與車馬費,每校可申請專任教師員額的1%至2%左右,由學校發給企業講師證書,參與課程協同教學。即使業界講師只有小學畢業,只要具備超過10年以上專業技術,也能成為課堂上的老師傅,聘任講師不需經過三級教評會,將由開課老師來推薦人選。
據了解,上週在台科大召開的技職改造會議中,導入業界講師方案已獲絕大多數與會者認同,甚至抱怨補助額度僅佔全校專任教師的1至2%太少,要求教育部應提高比例。
長期推動證照法制化
「台灣士大夫觀念太重,過於強調學歷的重要性,推動證照法制化後,擁有證照才能執業,提升社會對專業人士的尊重。」林聰明強調,提高專業人士的榮譽感,讓術業有專攻,塑造出技術權威,必須讓證照與就業結合,舉例來說,水電工具備證照才能執業。
林聰明坦言,推動證照法制化涉及到勞委會、考選部,須跨部會協商,10年內能達成已是大功一件。《職訓法》裡目前僅有安全與衛生相關才需證照,初步規劃將刪除該項文字,納入所有職業。
證照法制化絕非一時半刻能達成,林聰明表示,考什麼、怎麼考、哪些職業別需要考,都要仔細訂定。林聰明強調,企業會增加成本,但提升台灣技術人員素質是值得努力,希望透過跨部會共同推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