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397期
|
 |
|
 |
 |
 |
|
【2009/5/9 國語日報】 |
|
 |
兒少權益保障法 民間催生 |
 |
 |
|
 |
 |
|  |
|
最近兒童虐待事件層出不窮,由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等十多個民間團體組成的「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推動聯盟」,昨天把五月訂為「兒少權益月」,將舉辦兒少安全、教學正常化、兒少政策建言等兒少權益保障活動。聯盟並強調,《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民間版修正草案已進入立法院等待審議,希望立法院能儘快完成修法。
由臺少盟、人本基金會、勵馨基金會、靖娟基金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等團體組成的「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推動聯盟」,以聯合國《國際兒童權利公約》為藍圖,修改《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提出以「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為名的民間版修正草案。除充實現行福利保護外,更擴充兒少成長過程中極重要的「兒少安全」、「社會參與」、「文化休閒」、「就業勞動」等福利與權益需求。
擔任聯盟發言人的臺少盟祕書長葉大華表示,未成年兒少並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而是社會的公共資產。先進國家早已將兒童由保護照顧的依賴者,提升為權益保障的需求者,反觀臺灣對兒少權益的保障,卻和國際有極大落差。尤其臺灣面臨嚴重高齡和少子化趨勢,有必要加速全面保障和投資五百萬個兒少族群,但現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在福利經費有限下,只能關照到少數特殊兒少族群;政府編列的兒少福利經費,平均每名兒少每天只能分到兩元。
另外,聯盟這個月將舉辦「兒少權益月」系列活動,包括十四日推出「兒童安全日」、十九日舉行兒童權益講座、二十三日提出準公民的兒少政策建言,以及下旬展開國中生學習與生活狀況調查等。
[陳祥麟/臺北報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