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397期
|
 |
|
 |
 |
 |
|
【2009/5/11 國語日報】 |
|
 |
國教課程改革 展開實證研究 |
 |
 |
|
 |
 |
|  |
|
九年一貫國教課程實施後,浮現不少問題,教育部啟動國教課程改革工程,委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研議,希望以實證研究的方式提出改革依據。教育部長鄭瑞城表示,課程結構要有大刀闊斧的改變必須有根據,否則會淪為各學科領域爭時數的局面,無法解決結構性的核心問題。
教育部主任祕書潘文忠表示,由教研院進行的「中小學課程發展基礎模式」研究已經展開,將定期提出報告。預計兩到三年內進行小規模修訂,五到八年內進行大幅度改革。讓課程改革回到教育基本面,先了解二十一世紀的國民需要的國民教育內涵,再研議國中小學生應該學些什麼,進而規畫課程內容。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九年一貫課程有很多地方需要重新統整,國小升國中,國中升高中都有銜接上的問題,教育部應儘快推動十二年國教,讓課程具有一貫性。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課程及教學組組長洪若烈表示,目前教研院正在研議「k(幼稚園)到十二」的課程,希望從幼稚園開始,讓課程銜接得更好。洪若烈指出,臺灣的國教課程有太多意識形態,以鄉土語言為例,世界各國鮮少將母語列為國教課程。未來如何刪減學生不需要的課程,深化必要的能力,是很大的挑戰。
「中小學課程發展基礎模式」研究主持人、中山大學教授林煥祥建議,目前國教課程的能力指標不夠完整,缺乏批判思考及反思能力,未來應強化學生判讀資訊的能力,讓學生具有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楊惠芳/臺北報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