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397期
|
 |
|
 |
 |
 |
|
【2009/5/11 】 |
|
 |
2009北市SUPER教師:北市教大附幼張桂槙 |
 |
 |
|
 |
 |
|  |
|
文■李育真
早上8點不到,台北教育大學附小附設幼稚園老師張桂槙、陳友芳與志工媽媽在彩虹班修剪康乃馨,這天將舉行母親節慶祝活動,老師帶著孩子們製作康乃馨花籃,作為母親節禮物。
親切帶來一天的活力
身著藍色襯衫的爸爸牽著小翰(化名)的手走進教室。親切的張桂槙放下手邊的事情,走向小翰,彎下身子、雙手捧著小翰的臉:「小翰早安!要跟老師說什麼啊?」小翰小聲地用童稚的嗓音說:「早安。」張桂槙臉上掛著疼愛的笑容,對小翰說:「記得把東西放定位喔。」小翰走向櫃子,將水壺放在寫著自己名字的色塊卡上,並將外套掛好。
中午11點整,孩子的媽媽陸續來到教室。在張桂槙的帶領下,小朋友們換上媽媽的裙裝與高跟鞋,肚上裝著氣球,體驗媽媽辛苦懷孕的感覺,接著為媽媽獻唱一首兒歌,表演帶動唱。「好可愛喔!」媽媽們看見孩子的裝扮,忍不住被逗笑了,急忙拿起相機紀錄這一刻。最後,小朋友獻出康乃馨花籃、為媽媽親手戴上自己做的項鍊,親吻媽媽一下。
張桂槙是幼兒特教班的老師,這個班招收3到6歲特殊需求的幼兒,目前有8名學生,其中4位是自閉症孩子。從孩子們踏進教室的第一步開始,張桂槙開始進行對話練習,展開1天的教學的開始。她以特教的專業與無比的耐心,獲得台北市第7屆SUPER教師獎的殊榮。
用圖像引導學生
走入彩虹班裡,到處都是圖卡與五顏六色的色塊。「每個小孩都有專屬的顏色,提示孩子將水壺、鞋子放在自己的位置上。時間久了,可以用簡單的圖像文字引導。」張桂槙用圖像式教學讓小朋友熟悉環境,在牆壁貼上大張作息表,每個時段都有圖卡與文字,讓孩子知道何時該做什麼事。
張桂槙表示,特殊教育分為正式與非正式課程。在正式課程部分,規劃了「我的家人」、「我的身體」等單元課程。非正式課程部分是進行有計畫、有意識的隨機教學,也就是只要一進班,從早上打招呼到中午吃點心等,每一則對話都是教學。隨機教學重視溝通與主動性,雖然老師很累,但是孩子進步得很快。張桂槙說:「我們希望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
讓特教生學習互助
受到研究所老師的影響,張桂槙學習國外最新的教學技巧,以結構化教學作為主軸,對孩子們進行圖片教學、社交技巧、融合教育與遊戲教育等。融合教育的特色是挑選適合的課程,讓特教班與普通班的小朋友接觸,讓孩子們發揮同儕力量,互相學習、幫忙。之後再讓表現不錯的特教學生循序漸進地回歸到普通班就讀。
張桂槙重視與家長的互動,每天透過厚厚的聯絡簿讓家長瞭解孩子當天的表現,家長也會記錄小朋友的生活點滴,讓學校教學延伸到家庭。每學期,學校會舉辦幾場家長座談,讓家長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與孩子相處。
自編兒歌繪本教學
有鑑於國內缺乏特教教材,張桂槙自編兒歌與繪本。「繪本對孩子來說太難,但孩子對於電腦、影像感興趣。」她將故事簡化,以相機拍下繪本內容,製作成可以用DVD播放的電子繪本,親自配音成簡單版、正常版與複雜版的版本,帶孩子閱讀或提供給家長為孩子說故事。小朋友們逐漸喜歡閱讀,每天都會搶著老師說故事,後來找實習生擔任故事姊姊,每天帶孩子閱讀。
服務年資達20年的張桂槙剛開始在幼稚園普通班任教。有一天,1位擁有聽障小孩的朋友希望她協助教導這位孩子,張桂槙沒有任何特教經驗,不敢貿然答應。之後,張桂槙為了進修考上師院幼教系,進入北市教大附小幼兒特教班進行3年的公費服務。
不願放棄特教孩子
剛開始任教時,她就遇上教學生涯中最難帶的小孩。這個小朋友總是將桌上的東西掃到地上,看到有東西就往嘴裡塞。再加上與協同教學的老師處不好,總是將難帶的孩子推給她。當時正懷第一胎的張桂槙感到身心痛苦極了,不知道該怎麼辦。
1年後,張桂槙向校方遞出請調單。「沒想到我的同事也遞了請調單,而且申請的學校跟我一模一樣,我連忙收回單子,繼續留下來。」第2年,她遇到1位認真的同事,一起合作想辦法。她逐漸勝任工作,不再那麼挫折與沮喪。第3年她又生了第2個寶寶,調回普通班。「想來想去,還是覺得特教班的孩子比較可愛。」於是,張桂槙自願調回特教班,一待就是十幾年。
與家長完美互動
「家長的支持是動力,也是負擔。」對於慕名而來以及送上大禮的家長,張桂槙感到戒慎恐懼,因為身上背負的責任更大了。張桂槙對於1位家長的回饋感到印象深刻。彩虹班的小美父親是伯大尼育幼院的校長,為了謝謝老師的指導,4月中與恩美協會合作舉辦「我是英雄」派對,邀請特教兒童、老師與家長一起參加。小美的父母喜歡這間學校,但因為學區的關係,只能在古亭區念小學,家長感到非常失望,打算在家中自學。
身材嬌小、看起來和藹可親的朱媽媽是彩虹班的媽媽志工。她的孩子也是張桂槙的學生,已升上小學4年級。朱媽媽的孩子剛進幼稚園時有吞嚥的問題,無法吞硬的東西,只好將食物打成泥。
朱媽媽原本心想,孩子有參與上課就好,有吃、沒吃都沒關係。沒想到在張桂槙的協助下,孩子逐漸可以進食。朱媽媽說:「現在我的孩子可以吃下一個便當,壯得像一頭牛,讓我非常感動。」曾經擔任故事姊姊的王郁涵表示,張桂槙對自閉症的孩子很有辦法,她說:「張老師非常愛孩子,但是不寵孩子,她對小朋友的態度是堅定不失原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