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397期
|
 |
|
 |
 |
 |
|
【2009/5/13 】 |
|
 |
好老師的啟示[文:北市成德國中楊智誠] |
 |
 |
|
 |
 |
|  |
|
每個人在一生當中總會遇到不同類型的老師,有的老師讓你印象深刻,有的老師則是沒啥印象,有的老師令人懷念,有的老師讓人不敢領教。在我的求學階段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老師也有幾位,但是我國小六年級導師謝麗珍老師在課堂上與我們分享的心情故事則令我至今仍有相當的感觸。
故事是這樣的:某日學校向老師收取某項費用時,謝老師剛好不在,謝老師的好友-陳老師便代墊了200元,隔天謝老師便把錢還了;但是過幾天,陳老師卻忘記錢已經還的,而向謝老師索取200元。此時謝老師雖然記得已還200元,但是仍再拿200元還給陳老師。而謝老師在課堂上分享時,告訴我們她為什麼要這樣處理;她是說:「因為陳老師與我是朋友,她才會代墊錢,所以,我本來就該感謝她的;而現在她會再要200元,一定是忘記了之前還錢的過程,所以就再還200元,這樣就可以避免為有沒有還錢而爭論,而造成不歡而散的結果,甚至破壞同事間的友誼,這樣就得不償失了」。又過了兩天,謝老師在課堂上告訴我們:「陳老師在換洗的衣服口袋發現了之前的200元,也回想起確實有還錢的事實,於是向她再三的致歉並歸還200元。」謝老師則是作一個簡單的結論:或許先前多付200元是吃了虧,但是事後200元也拿回來,更令她高興的是她和陳老師的友誼在經過這次的考驗後感情更加堅固,等於是多賺到一個好朋友!
多年前的心情故事至今仍深刻的印在我的腦海中,隨著年紀的增長,體會也越多。其實在生活中總有不順或被誤會的時後,但是在當下,是不是據理力爭才是最佳的處理方式;還是採用吃點虧的方式來減少衝突會比較好;或許這並沒有絕對的答案,不過謝老師的心情故事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