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訂閱
取消訂閱
點閱次數:
60403169
訂閱人數:
58185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
2
3
4
5
>>
>|
第603期
編輯群
發行人/
丁亞雯局長
總編輯/
鄭信一科長
、
吳金盛主任
主編/
陳素蘭校長
編輯/
陳素蘭校長、何文正主任、徐秋婷組長、李黃寶主任
第603期
點閱次數:
414
電子報內容
【2013/4/22
】
突破教室限制 網路即地球百科
「雲端教學打破時空限制,學生在哪裡,教育就在哪裡。」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中國中部地球科學教師謝隆欽,利用網路教學影片、臉書及部落格雲端資源,在課堂與課後和學生互動。他指出,若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辨別和篩選網路資訊,網路就是一套教學的百科全書。
生活用品DIY 模擬雲霧原理
教育部22日舉辦「國中活化教學列車」第20班車次記者會。謝隆欽認為,傳統教學方法重視知識傳輸及解題技巧,學生縱使擅長考試,但考後即丟,科學素養未能生根,學生難以體會學習的樂趣;地球科學必須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讓好奇心和觀察力成為學習的一環,讓科學課堂充滿發現的樂趣。
為了讓學生瞭解自然現象的形成,謝隆欽常在課堂中進行簡易實驗。例如,帶領學生以一只保特瓶加壓,改變容器內的氣壓,模擬水氣凝結現象,探討雲霧形成原因;講授月亮的陰晴圓缺時,請學生當地球觀察者,以黑板當成太陽光源,實際拿著月球模型繞著教室走一圈,模擬月球、地球及太陽的相對位置,探討月相循環。
謝隆欽強調,地球科學不等於地理,學生常把地科當地理來讀,但地科更著重科學思考,老師應引導學生瞭解自然現象背後的因果關係,不是應付考試、死背強記片斷知識。因此,他今年寒假舉辦4天3夜的地球科學營隊,帶領學生走
訪花東地形景觀,太麻里的褶皺構造、水往上流奇景,及花東海岸的海蝕地形等,讓學生印證課本所學的內容。
教學素材PO上網 學生複習沒煩惱
謝隆欽為建立師生良好互動,會主動將電子信箱留給學生,但有次學生追問MSN帳號時,卻不知道如何回答,因為當時不知道什麼是MSN。為了跟上時代,他開始接觸網路科技,利用雲端資源把授課內容及數位教材,有系統地建置在個人網路部落格,並上傳自己觀察大自然現象的照片及心得和學生分享交流。
國三學生謝珞晽說,謝老師在課堂融入影片和部落格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即使回家複習不懂,也可以上網連結知識,相當有幫助;她之前對地科沒興趣,但看到謝老師將旅行或探查的照片上傳臉書後,感覺就像是跟著老師一起走訪,相當有趣。
【鄭諺鴻報導】
相關連結:
1:
突破教室限制 網路即地球百科
附檔:
|
轉寄好友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