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751期
|
|
|
|
|
|
|
【2016/2/23 】 |
|
|
湖田雪景【文/卓卿祐 臺北市湖田國小教師】 |
|
|
|
|
|
| |
|
上山教書,轉眼已過20個寒暑。
早期印象,入冬即細雨綿綿,曾幾何時,雨水逐年減少,氣候趨暖。 仔細回想起來,2010年底,校園曾下過少許冰霰,操場草地結霜,晨光中閃耀美景,正好得以近攝、記錄。那一次經驗,我讓孩子們運用素描,探討了冰晶的幾何結構。
1月24日,竹子湖一場雪,令人倍覺突兀,天氣變化的幅度甚感劇烈。期末課程研討會結束隔天,我從家裡陽台,望向山區盡是雪白一片!通往陽明山的每一條道路,旋即塞車,連新北投都出現回堵。
看來想要拍攝雪景很難,我期待著,開學後能欣賞住山上孩子們拍的照片,暢談箇中感受,讓我也能領會一點興奮心情。
先知道邑軒家人前一晚,就寄宿在學校,篤定觀望。至於語倢,則從七星、大屯山的角度拍攝許多風景。離學校最近的芹瑄,果然記錄到校園罕見的雪景(圖一)。住在前山公園附近的恩強,也提供媽媽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紗帽山白了頭,遠眺亞熱帶闊葉林遍灑銀光,覆雪的筆筒樹真是蔚為奇觀!
白雪紛飛映入眼簾,點綴些許孩子們的嘻笑聲,有種寧靜。我問是否有人拍到飄降的雪花?不過這得要打光,加上近攝鏡頭對焦。邑軒帶來的一張照片,深色外套上,依稀襯托出一朵晶花(圖二)。語倢、芹瑄的影像,順著她們在社區行走的視界而收納,藉由手機紀錄、傳輸,接著在社群網路上與親友們串流。
關於影像語彙建構,我曾經歷過銀鹽感光、顯影的年代,然後是數位呈像到現在的即時傳訊,技術的取代性,反映哪些觀念改變了呢?首先,當我在挑選照片時,發覺到畫面框取的問題。邑軒有一張學校屋頂的照片(圖二),我建議修正水平線,同學卻直指,地面有點斜斜的才像小孩拍的嘛!這批照片多以手執,動對動的方式攝取,幾乎都有程度不一的模糊輪廓,傳統靜照追求的定格概念,已在她們心中游移,畫面迅速滑過。
那這張的主題是什麼?我試著問,把天空角落那一撮松針裁掉如何,一邊操作軟體,一邊討論「取捨」的效果。以語倢拍大屯山這一張為例,原圖檔灰暗,要如何打光?略加亮面,修飾山的量感;前景覆雪部分漸層補光,凸顯景深,最後再加強整體對比,應用的還是繪畫的手法(圖三)。孩子們發現修改照片元素,為呼應表達重點而面露肯定。然而,我卻默會到,對於重視「此刻存在」的感受,不就是這個感受,她想要全權保留初衷。
雪後一個月,不僅農作凍傷,筆筒樹之類的也蕭瑟枯萎。身處氣候變遷的過程中,我們「觀景」的意念,也在消費的世代中扭轉。新學期,學校即將徵求孩子的雪景攝影作品,讓大家看見不同的視線,見證一次非凡氣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