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訂閱
取消訂閱
點閱次數:
60243326
訂閱人數:
58179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
2
3
4
5
>>
>|
第927期
編輯群
發行人/
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
謝麗華主任
、
陳秉熙科長
主編/
張云棻校長
編輯/
張云棻校長、潘宜均
第927期
點閱次數:
566
電子報內容
【2019/9/4
讀者投稿
】
正視國內STEM領域人才流失的問題
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工作大未來」報告指出,未來5年,全球在電腦、數學、建築和工程等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領域將產生200萬個新工作,同時,700萬個工作將被機器取代。為此,各先進國家及跨國企業莫不積極推動STEM教育,甚至擴展為STEAM教育,培育相關領域人才。
惟教育部最新統計,我國高等教育STEM理工科學相關領域學生,由97學年最高峰的50萬6千人,逐年減少至107學年的39萬人,整體學生人數占比則從39.5%下降到34.4%,其中研究生從9.2萬降到7.8萬;博士生佔比,從近69%降到59%。私立工學院更是早已出現學生人數鋭減現象,據中華工程教育學會資料顯示,私立大專資訊科技、工程相關系所新生註冊率由104學年的近76%下降至106年的65%左右。
學者專家推測,STEM領域學生人數大減應是國內工業應用與科技研發設計人力需求朝向高階化,傳統大專相關系所越來越不符需求,如果就業沒吸引力,學生自然變少,長期以往,恐不利我國未來產業的轉型與發展。另教育部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的「核心素養」中表示:素養指人在適應現在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時,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與STEAM所倡導的學習精神符合,是以,12年國教的推動自然少不了STEM的人才。若國內STEM相關領域學生大幅減少,未來能教授相關領域的師資勢必也會減少,將不利於STEM教育的推動。
為了使STEM領域學生回流,提供足夠的誘因是必須的,首重為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國內有學校機械科系導入業師與實習課程,與業界接軌,培育企業所需人力,畢業生就業率及新生註冊率逾九成的作法,可資借鏡。同時,因應跨領域學習的趨勢,成立跨領域新系,例如:因應少子化,父母更加重視幼兒教育,國內可導入美國幼兒園推動ECSTEM(早期STEM)教育概念,將幼教與STEM相關系所結合,或可帶來新的契機。而STEM人才的培育應不侷限於傳統的學校教育,終身學習機構也應規劃STEM相關課程,不只跨科系還要跨場域培育創新型人才,提升人才競爭力。(相關報導:想成為Google優秀員工,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科學、工程、數學能力竟擠不進前三名
相關連結:
1:
Http://www.storm.mg/article/1652167
附檔:
|
轉寄好友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