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930期
|
|
|
|
|
|
|
【2019/10/20 國語日報】 |
|
|
美國學者來臺分享 學校鄰近道路 設綠籬可抗空汙 |
|
|
|
|
|
| |
|
【沈育如/臺北報導】環保署、衛福部國健署及美國環保署昨天共同舉行「二○一九亞太兒童環境健康研討會」,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臨床副教授Dr. Mark Miller指出,以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的研究發現,主要道路七十五公尺內的建築物,暴露在空氣汙染的危險提高百分之五十,但為了方便家長接送、校車出入,學校大多位在主要道路附近,建議透過植栽綠籬,減少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危險因子。
Mark Miller以「空氣汙染及兒童健康」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空氣汙染會影響兒童支氣管、神經系統及肌肉發展,他舉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實驗為例,發現兒童越小接觸到空汙,對他們的肺、支氣管、神經系統越會造成影響。
Mark Miller也提出,空汙不只來自戶外,居家環境中也有,例如木材有甲醛會誘發氣喘,影響肺功能;炒菜油煙、暖氣及燈光都含有汙染物質,像是印度的煮飯方式造成空汙,讓百分之十三的兒童罹患肺炎;瓦斯爐如果沒做好排氣,也會造成室內空汙,臺灣就有相關研究。
臺灣大學教授郭育良在「臺灣兒童環境健康──挑戰與契機」演講中指出,交通、工業排放是空汙主要來源,以中國醫藥大學團隊針對初生嬰兒的長期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細懸浮微粒(PM2.5)會對呼吸道產生影響,罹患先天疾病比率增加百分之一點二一,呼籲全民做好監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