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930期
|
 |
|
 |
 |
 |
|
【2019/10/18 聯合新聞網】 |
|
 |
家庭照顧責任重 大學女性高階主管比率不到三成 |
 |
 |
|
 |
 |
|  |
|
【潘乃欣/即時報導】女性逐漸在學術研究領域展露頭角,但在大學教職中仍屬少數。越往高處人越少,女性一級主管、學術主管占比都未達三成,全國大學中的女性校長只占9%。學者表示,我國大學未設規範保障女性名額。女性婚後身兼家庭照顧責任,若各行各業職場能對女性更包容,將能成就更多對事業有野心的女性。
研究性別的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所所長彭渰雯說,美國和台灣一樣,本來是以全國性的計畫鼓勵女性投入學術研究,但發現效果有限,轉而以系所為單位,補助女教授人數較少的系所,讓各系進用一定比率的女性科研人員。教育部統計,107學年大專校院女性專任教師占三成六,已是歷年新高。
台灣大學副校長、土木工程系教授周家蓓表示,有台大系所沒有女性專任教師。校內目前沒有必聘女性的規定,但學校持鼓勵態度,希望各系所遇到有實力的女性時,能多考慮聘用。
周家蓓說,她最近約台大工學院女老師聚餐,了解大家需要協助的面向。她說,女教授最常遇到的挑戰,是工作與家庭的平衡。女性結婚生子後,人生多了一分責任,以致一直走到高階主管的比率偏低,許多國家皆如此。
周家蓓說,各行各業的職場若能釋出多一些包容,更能成就女性對事業的野心。她以自己為例,當孩子年紀還小時,每天得抽身接送上下學。家中還有公婆、父母要照顧,自己就像三明治中間的夾層,「被夾得很慘」。
她表示,在這樣的處境下,如果傍晚的會議時間可以彈性調整,例如大家和顏悅色的容許女性先去接小孩,會議休息半小時再繼續,或是其他家人可以接手補位,在女性忙碌時分攤家務,女性就會覺得「我還有力氣再拚」。
彭渰雯說,美國的大學也有「雙聘計畫」,若夫妻一人原在東岸、一人在西岸任教,他們任教的大學得優先聘用,讓兩人能在同一校教書,助大學教師兼顧家庭生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