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訂閱
取消訂閱
點閱次數:
60243430
訂閱人數:
58179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
2
3
4
5
>>
>|
第935期
編輯群
發行人/
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
謝麗華主任
、
陳秉熙科長
主編/
張云棻校長
編輯/
張云棻校長、潘宜均
第935期
點閱次數:
581
電子報內容
【2019/12/26
人間福報
】
百萬廢棄夾腳拖 變身五彩動物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海洋垃圾百百種,除了吸管、塑膠袋,拖鞋也很常見。東非國家肯亞的海灘就有許多廢棄塑膠夾腳拖,當地人回收重塑成五彩方塊,再雕刻成藝品,既創造就業,也傳達保護海洋的訊息。
為了阻止汙染趨勢,全球各地有愈來愈多環保行動。在肯亞首都奈洛比,社會企業Ocean Sole Africa(OSA)的工藝師鎖定塑膠夾腳拖為再生目標;這種拖鞋容易汙染海洋和水源。
OSA國際銷售部主任姆瓦吉倫巴(Joe Mwakiremba)表示,利用廢棄塑膠夾腳拖打造藝品,不僅在高失業率的肯亞創造工作機會,也喚起大眾關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奈洛比郊區的卡倫村(Karen),有OSA廢棄塑膠拖鞋加工的倉庫,開放工作區中有上百名員工忙著不同的工序。這座工作坊不只開放參觀,還設有工作室、商店,遊客可在入口處的商店找到五顏六色的烏龜、大象和長頸鹿。
這些廢棄拖鞋大多是在河流、海洋和垃圾處理業者等地收集而來,送到OSA工作坊後,員工會先秤重,論公斤付款給回收業者,接著按照尺寸、厚度及顏色分類。
盼技術外銷
其他國家地區
為了讓作品更生動,員工先用肥皂及大量清水沖洗,讓拖鞋恢復本來顏色,還會用到刷子,把表面的陳年髒汙結塊洗掉;洗淨、晾乾後,進入剝離程序,再由工藝師展現熟練的技術,用鋒利小刀去除拖鞋正反面的塑膠薄層。
OSA工藝雕刻師穆巫瓦(Francis Muvua)說,把洗過的夾腳拖碎塊用膠聚合起來,擠壓固化成立方體或長方體,就可以雕刻成動物或別的東西。
穆巫瓦指出,小一點的彩色方塊可以直接雕,大一點的藝品如長頸鹿、大象或犀牛,要先用回收取得的發泡膠塑造模型,組裝、拋光後,再用膠把「廢棄拖鞋色塊」黏在外層;最後雕好的成品再次清洗、晾乾,所有工序都是手工完成。
OSA仰賴工藝師手藝,去年成功把超過一百萬隻夾腳拖轉化為藝品,不僅在當地市場販售,也賣給觀光客,還外銷到美國等地;在贊助者支持下,OSA未來希望把回收塑膠拖鞋的技術傳遞到宏都拉斯、印尼峇里島、印度、加勒比海等國家地區。
相關連結:
1:
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572453
附檔:
|
轉寄好友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