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938期
|
|
|
|
|
|
|
【2020/1/31 】 |
|
|
醬 油 【文/廖益賢 臺北市大橋國小校長】
|
|
|
|
|
|
| |
|
家鄉盛產醬油,遠近馳名,常被朋友提起,百年古法釀造,不添加防腐劑,確實不易,不是一般的化學醬油,在重視養生的時代裡,常令人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讚。品質好是贏得口碑的祕訣,清香味美而不死鹹,送禮自用兩相宜,帶來飽受歡迎的程度,自有其理。 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七件事,醬一般是指醬油,是生活必需品,看似平凡,但很多食物少了醬油,恐難可口。以前住家附近有家賣碗粿的店,口味不錯,假日有開,有幾張桌椅,客人也不太多,有的也大多外帶,有時趁著閒暇的假日早晨,前去造訪覓食,當作早餐。 單純的碗粿店家,調味料只有兩種,蘿蔔乾與醬油,一律由掌店的阿婆添加。蘿蔔乾的清甘與微微鹹味,頗令人喜歡。而醬油部分,大概我吃得較清淡,對我來說總是略多太鹹。每次提醒阿婆醬油少些,但總還是很多,阿婆總認為怕不夠鹹。由於碗粿份量不太多,偶爾也會點個兩碗,基於過去的經驗,怕醬油太多,跟阿婆說,一碗加醬油就好。心想,來的兩碗將是一碗有蘿蔔乾和醬油,另一碗只有蘿蔔乾,如此我可把其中一碗的醬油分到另一碗去,鹹度較剛好。不意,碗粿上桌時,一碗有蘿蔔乾和醬油,另一碗只有醬油。心愛的蘿蔔乾少了,不喜鹹的醬油一樣很多,覺得好氣又好笑。細想阿婆也沒錯,一碗加醬油就好。 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溝通也常是如此,以為說清楚了,常常也會產生誤會,說清楚並不容易,有時多加點說明,或多一點詢問確認,較不易出錯。問題就出在,說與聽得雙方以自己的角度,都覺得已經很清楚,沒有進一步說明或詢問的必要了,因而產生了誤會,醬油事小,若是其他重要的業務聯繫或傳達事項,有了差池,將會帶來有人所說的「大茶煲」,大trouble,可就麻煩了。 醬油也提示著我們,凡事要適度適量,過少無味,過多令人卻步。師友、親人間的互動、建議或勸誡,都應考量到鹹淡合度,太淡無感、太重難受,總要考量合宜與否,才能讓對方易於接受。 而「醬油男」這個稱呼,常被用來指稱不關心社會、關心時事的人,因為有次被記者採訪時,他說只是出來買個醬油而已。「打醬油的」,則用以泛指平凡的小人物,適用於男女。有人研究紅樓夢,發現其中有不太引起注意、不受關注的醬油人物或稱醬油君,例如:第二回就出現的冷子興、農村無名無姓的二丫頭、會作法念咒的馬道婆、知道利用權貴打黃牛官司的凈虛女尼等都是,他們出場次數很少。不是鼓勵大家學習這些人物的行徑,而是說有了這些醬油人物的陪襯,可讓故事有了滋潤,讓生活增添不少趣味。 俗諺中有:「烏矸仔裝醬油」,意為醬油色濁,瓶底不可見,意為深藏不露。可用以稱許身旁人物的臥虎藏龍,我們也可藉此提醒要能君子藏器,不宜鋒芒畢露,適度的謙和處下。 醬油提供的思考面向,值得玩味,提點著我們溝通時應考量接受者的角度;也點撥我們在人我互動中,有時也別忘了當當陪襯的角色,滋潤他人的心靈,讓我們所處的團體增色,讓屬於你我的生活故事更豐富精彩,更有趣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