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訂閱
取消訂閱
點閱次數:
60244602
訂閱人數:
58179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
2
3
4
5
>>
>|
第936期
編輯群
發行人/
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
謝麗華主任
、
陳秉熙科長
主編/
江啟昱 校長
編輯/
黃明秀老師、江啟昱校長、李文英主任、李成華老師
第936期
點閱次數:
535
電子報內容
【2020/1/7
公共電視新聞網
】
教育部補助個別老師研究 見創新成效
教育部現在在推「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首度進行老師個人的教學實踐研究補助經費,今年吸引很多老師送件。
練習發生意外時的緊急處置,是這些未來的護士們得學的基礎課程。教導他們的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蔣宜倩發現,學生們清楚冰敷原理和步驟,卻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冰敷技術,她和自然專長的老師合作,一起設計課程,呈現跨領域的教學。蔣宜倩說,「在這一個課程的準備期間,我們是要融合兩位老師的專業,共同設計它的課程目標、活動、內容跟教材。」
國立勤益科大企管系鄧美貞教授,則在課程裡讓學生賣水果,學會價格策略,她表示,「得到這個教學實踐計畫的補助,讓我有更多的經費可以去聘請業師,教導我新的科技的部分。」
把教學實踐寫成研究案,若再通過教育部審核,一學年可獲平均30萬、最多50萬的研究經費補助,教育部表示,108年第二年計畫砸下4億經費,有3千多名老師送件,1300件通過審核。
教育部政次劉孟奇表示,「老師在研究方面,它有非常直接的誘因,包含說他可以拿到研究計畫,老師自己也可以從此得到升等,所以如果要讓老師也更重視教學的話,就必須在教學方面也要有相同的系統出來。」
高教創新落實在大學課堂,補助直接到老師,若教學優良,也不用單靠學術成果才能升等,不過高教工會曾指出,從102年到108年九月,全台僅107個老師透過教學升等,計畫再好,還是得廢除限期升等制度,老師才能有更適性的發揮和生涯規劃。
相關連結:
1:
教育部補助個別老師研究 見創新成效
附檔:
|
轉寄好友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