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教材 |
從消防員的男女的比例,瞭解生涯規劃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 |
|
|
|
|
|
|
|
|
|
|
|
|
|
教學活動 |
未來,我們的學生們不是當老闆就是當員工。以上兩種未來人生的角色扮演,我們能否在校園裡、課程中就讓學生們有所體驗與體悟?
「分組合作學習模式」是老師們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其目的不外乎是希望藉由學生的課堂參與,進而增進學習動機,達到主動學習有效教學的願景,這樣的課堂的確比單純的講述來得活潑動人,然而,在觀課過程中不免發現,幾乎每一組都有「閒置」人口: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或者無從加入甚至無心參與的學生。
為了讓這些「閒置人口」能融入大家,也為了讓積極認真的同學們獲得更多層次的學習經驗,筆者規劃設計一個小單元,藉由『合作學習』的教學型態、分組學習的內涵,將活動設定為「開公司」,並且由老師指定產品項目,各公司設計產品形式並完成發表。在小小的不到10人的公司裡,有執行長、設計師、各種工程師等角色,公司組成後同學們各自依據擅長項目認領或被推選擔任職務。「開公司囉!」同學們躍躍欲試的眼神閃爍著。 |
|
|
|
|
|
|
|
|
|
|
|
|
教學設計 |
我國教育部自2014年開始推動一系列的創新自造教育計畫,校園裡的自造者運動也越來越蓬勃。這次我們以「自己的用具己做」為基本構想,結合一生一樂器的理念設計了『製琴傳情』的專題課程。課程結合自然與科技,更跨足到藝文領域音樂課,跳脫傳統各科獨立教學的方式,在一系列的動手實作課程中,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更加緊密的連結,生活經驗也能在學習活動中得到驗證。跨年級的設計安排,在經過了一個暑假之後,在跨領域的課堂中能以學生自製的作品為教學輔具,實為引起動機的最佳法寶,跨年級的課程實施,讓學生學習更有延續性,能成功深化學習成效;而自造的體驗,則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化為「身體的記憶」,身體的記憶力強過腦袋千百倍,經由實作得來的「我可以」是教育過程中最珍貴的產物,經由這樣的實作,學生的成功經驗(成就感,我可以)完全纏住記憶,無論身體或腦袋。 |
|
|
|
|
|
|
|
|
|
|
|
|
|
|
|
(作者 : 忠孝國中、和平高中、敦化國中、復興中小學) |
|
|
|
教材 |
凸輪機構的運用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