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教學活動 |
1.認識社子島的生態資源-島頭公園的濕地環境與造景。
2.學習以小組合作方式就島頭公園的事先資料蒐集做主報告。
3.透過淨灘活動,體驗並培養實踐環保的行動力。
4.透過網路認識社子島島頭公園的故事
|
|
|
|
|
|
|
|
|
|
|
|
|
教學活動 |
1.能在行前透過Google Earth等資訊軟體認識社子島。
2.能在摘星樓觀景臺向小組同學指出社子島位置、說出地形特徵和重要地景。
3.參觀焚化爐,認識垃圾處理流程,培養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等環保生活態度。
|
|
|
|
|
|
|
|
|
|
|
|
|
教學活動 |
1. 引導學生認識不同國家民族的建築物。
2. 引導學生發現住宅與生活環境的關係。
3. 讓學生學習校外教學參觀應遵守的禮貌和規矩。
4. 激發學生愛護家鄉和生活環境的情懷。
5. 能使用網路蒐集資料。
|
|
|
|
|
|
|
|
|
|
|
|
|
|
教學活動 |
1.能運用運用網路蒐集善水亭、東山宮相關的訊息
2.能靜下心來欣賞生活中的美
3.能以多元方式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並與人分享
|
|
|
|
|
|
|
|
|
|
|
|
|
教學活動 |
1.能在活動中記錄重要景物和資訊。
2.能透過預擬解說稿的方式向小組同時進行2分鐘解說。
3.利用google介面先行瀏覽行程一次。
|
|
|
|
|
|
|
|
|
|
|
|
|
教學活動 |
1.能上網搜尋此次校外教學的特色。
2.利用google介面先行瀏覽行程一次。
3.能說出校外教學時該有的行為表現。
4.能遵守帶隊老師的領導並遵守大家訂定的行為規範。
4.能上台分享”藍色公路體驗”的心得。
|
|
|
|
|
|
|
|
|
|
|
|
|
教學活動 |
1.能在活動中記錄及觀察重要景物和資訊。
2.可以將所觀察的事物製作成表格,並口頭發表。
|
|
|
|
|
|
|
|
|
|
|
|
|
教學活動 |
1.透過戶外教學,享受春天的美好。
2.認識社區在地特色產業,包括花卉植物、自行車租借等,提升安排休閒生活的能力。
3.在參觀及活動的過程中,能向現場導覽或工作人員提出問題,注意禮貌。
4.能知道如何利用資訊網路找到旅遊景點的訊息。
|
|
|
|
|
|
|
|
|
|
|
|
|
教學設計 |
1. 能知道堤防附近的溼地生態是社區特有的景觀,進而珍惜並愛護此寶貴的資產。
2. 認識社子島水岸常見的鳥類。
3. 能知道賞鳥時,應準備的器具及正確的使用方法。
4. 體驗賞鳥的樂趣,並培養親近與尊重自然的態度。
5. 能上臺分享賞鳥過程中所觀察到的景象。
|
|
|
|
|
|
|
|
|
|
|
|
|
教學設計 |
這是一系列關於幸福的教學活動設計,希望學生透過教學活動發現身邊的幸福,進而珍惜所擁有的幸福,更有甚者能為他人創造幸福。 |
|
|
|
|
|
|
|
|
|
|
|
|
教材 |
本校發展蓬萊米復耕體驗課程,由學生製作育苗盆步驟的教學影片。 |
|
|
|
|
|
|
|
|
|
|
|
|
教材 |
今天我學會了哪些新事物/哪一個部份我還不瞭解: |
|
|
|
|
|
|
|
|